摇滚明星
达闻西新单曲《摇滚明星》发布|同名巡演进行中 出离于我们熟悉的「都市感」与「现实主义」之外,这一次,达闻西以朦胧梦幻的吉他失真,展露出他们不同以往的另一面,也带领我们的听觉回到1990s——那个摇滚乐最后的黄金年代。在戏谑的趣味与清醒的审视之间,达闻西对时代的魔幻种种开启了新的人间探访。 作为一种音乐风格而非活着的生物,摇滚乐可能是死亡次数最多的那个——至少在上世纪,摇滚就已经先后去世多达4次以上。根据“乐评人”的保守估计,平均每位「27Club」的初创成员都曾导致0.8次摇滚乐的去世。虽是调侃之言,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在摇滚乐的黄金年代里,「摇滚明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头衔,足以令年轻人趋之若鹜。 时过境迁,“摇滚已死”的论调如今已不再大行其道,「摇滚明星」这一称谓也似乎也已不复当初的光芒万丈:数字化的城市里,人们迫不及待地与万事万物相恋再别离,打卡般快速且片面。当皮囊之下的真实变得不那么重要,人群却似乎依旧渴望一个完美的个体,以寄托内部的虚空和迷茫。 此情此景之下,「摇滚明星」这一称谓似乎也坍缩为一个供人参考的PPT模版,一种标签化的刻板印象:“要潇洒要迷人,摇滚就是你的神;不够真不够狠,摇滚之路走不稳”。于是,在兴奋的尖叫声与崇拜的目光里,「摇滚明星」就这样被潜移默化的从真实中剥离,迷失于自我,异化为供人消费的符号。 在新单曲《摇滚明星》带来的全新听感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达闻西对于90年代摇滚乐的种种致意:封面是My Bloody Valentine式的氤氲朦胧,歌词蕴含着乐队从自我角度出发对那些已逝流星的理解与唏嘘;听觉上,达闻西延续着旋律上一贯的灵动与洒脱,通过噪音摇滚特有的吉他音色,将属于90年代的那种梦幻氛围还原得淋漓尽致。 要对抗这个世界的荒诞,或许不光需要炽烈的情感与坚忍的爱意,有时还需要来上那么一丢丢的幽默感。 所以,对于「摇滚明星」的最终解释,或许我们也可以借用周星驰在《食神》结尾所说的那句台词:“只要用心,人人都是摇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