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00
随时随地任意搜索并下载全网无损歌曲
扫描右侧二维码下载歌曲到手机 

免费获取更多无损音乐下载链接
文本歌词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嗨 大家好
欢迎您订阅收听喵喵radio
听今天的故事
涨知识
增见识
我是小柯
今天是八月十八日
也是美食家蔡兰先生的生日
蔡篮是著名的电影制片人
电影监制
美食家专栏作者
电视节目主持人
近年来更是因为担任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顾问一职而被更多人所熟知
我们今天就借这个日子
来讲一讲关于美食的那些故事
因为小柯是武汉人嘛
所以今天美食的故事就先从武汉的美食热干面说起
相传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
汉口的长堤街有个名叫礼包的食贩
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
有一天
天气异常炎热
不少剩面没有卖完
他怕面条发馊变至
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
一个不小心
碰倒了案板上的油壶
麻油泼在面条上
李包见状无可奈何
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后重新晾放
第二天早上
未免浪费
礼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煮烫
捞起来沥干入碗
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
弄得热气腾腾
香气四溢
结果啊
人们闻香而来
争相购买
还吃的津津有味儿
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
他脱口而出
说是热干面
从此以后
他就专卖这种面
不仅人们竞相品尝
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
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位叫做蔡明伟的年轻人
他不仅认真学习
还反复实验和改良
后来在中山大道满川路口开设了一家热干面面馆
取财源茂盛之意
叫做蔡林记
他给他改良售卖的面条取了个名字
叫麻酱面
直到一九五零年
工商登记的时候才正式叫做热干面
蔡林记现在已经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
还有不少连锁店
下面要讲的呢
是东坡肉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
文学上造诣很高
一直以来就很欣赏他的诗词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是何等的豪放
他和蔡篮先生一样
不仅有才
在美食方面也是个行家
自称是东坡居士
东坡肉便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
根据记载
东坡肉是苏轼在黄州制作的
并且自己记录了下来
黄州好猪肉
价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
贫者不解煮
少浊水
火候足
食他自美
每日早来打一碗
饱得自家君莫管
由此可以看出
苏轼特别喜欢吃肉
并且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但其实东坡肉真正被大家所熟知
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
当时太湖泛滥
庄稼大片被淹
苏轼采取有效的措施
使当地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杭州的老百姓为了感激他
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就抬珠丹酒的来给他拜年
苏轼并没有独自享用美食美酒
而是指点人们将肉切成方块
烧的红酥酥的
分给参加治理太湖的人们吃
大家吃后无不赞叹
东坡肉这道美食也就传开了
今天最后要讲的呀
是叫叫花鸡的美食
叫花鸡又被称为常熟叫花鸡
煨鸡
是把加工好的鸡用泥巴或者荷叶包裹起来
放在火中烤至微熟
色泽明亮
芳香扑鼻
板酥肉嫩
风味独特
相传是很久以前
有一个叫花子饿的老眼昏花
却找不到食物
正当唉声叹气的时候
发现了一只鸡
叫花鸡喜出望外
宰了鸡去掉内脏
可是找不到炊具
这可急坏了叫花子
总不能生吃吧
于是他用泥巴把鸡裹了起来
放进火堆里烤
待泥巴干透
剥去泥巴
鸡毛也跟着掉落
露出了清香的鸡肉
后来这种做法被菜馆的人学了去
取其精华
取其糟粕
并添加了各种调味辅佐
因此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赏
叫花鸡也就这样被流传了下来
话说中华美食和文化都是博大精深
就像我们今天讲的故事一样
其实很多美食都是无意中的发明
而且都藏于民间
听完今天的故事
你是否也有想要分享的美食故事呢
期待您的精彩评论
喵喵radio陪伴每一个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