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00
随时随地任意搜索并下载全网无损歌曲
扫描右侧二维码下载歌曲到手机 

免费获取更多无损音乐下载链接
文本歌词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这段音乐是我们熟悉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经典电影片头音乐
在大家的印象里
八一厂拍了很多经典的战争电影
但鲜为人知的是
八一厂摄制组还曾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抗美援朝的战争前线
拍下一部纪录片慰问最可爱的人
这部片子的背后
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今天我们读到的片段
就是八一厂导演
曾拍摄过纪录片叶剑英的黄宝善老先生在晚年接受采访时
对当时那段暂时拍摄经历的追忆
下面让我们走进黄宝善的回忆
摄制组刚到朝鲜第一周
就有一名同志牺牲
两名同志负伤
那时我们正年轻
摄制组平均年龄二十五岁
二十三岁以下的有十三人
年龄最大的薛伯清同志四十三岁
直到现在
只要一响起高庆生
脑海里就是我最后见到他的那个场景
他从我手里接过机器
满脸通红
冒着汗
一句话没说
转身就跑
高庆生本来是跑出去了
为了抢救他负责的那台摄影机
又折了回来
结果在护送摄影机的途中壮烈牺牲
当时心里很难过
但没有谁害怕
影片该拍还要接着拍
而且要拍的更好
险情依然不断
可以说
每一寸胶片的背后
都凝结着鲜血和生命
也有大快人心的拍摄
一九五三年
咱们的飞机米格十五控制了青川江以北米格走廊的空中区域
敌机不敢随便来了
在运输线上
粮食
弹药和物资都很充足
火车运到站
汽车倒进洞库
都隐蔽起来
我们拍摄夏季反击战后勤准备时
运输部队已经给前方送去足够八个半月供给的粮食和十几万吨弹药
为胜利准备了雄厚的物资基础
敌机来袭
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是隐蔽
那摄制组人员的第一反应是保护设备和拍摄的资料
摄影机就是我们的钢枪
人在
武器在
我们的使命是为历史留影
为时代留痕
勇士们把青春
热血乃至生命都献给了祖国
我们有责任把光辉的历史和他们的英姿展示给后人
留下永恒的纪念
战地记者中有一句话叫如果拍的不够好
那是你离得不够近
八一场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战地影像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这群扛着摄影机的人又经历了怎样的生死故事呢
有请刘国新老师为我们讲述
一九五零年
朝鲜半岛爆发了内战
当时美国正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的孤立和经济上的封锁政策
并开始在中国周边构筑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新防线
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
美国趁机实行了武装干预
范围逐渐扩大
战火呢就蔓延到了中国的境内
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全
党中央做出决定
赴朝作战
在这场战役中
同时出现在战场上的除了志愿军之外
还有一群扛着摄影机的人
为了记录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和感人的事迹
受中央军委的指示
八一电影制片厂派出了战地的摄制组赶赴朝鲜前线拍摄纪录片
这些摄制组成员们举着手里边像大炮那样的摄影机
跟战场上的战士们一样
不断面临着炮火的袭击
一九五三年五月二十六号上午
八一厂的摄影师
副总技师薛伯清带领着摄制小组到了朝鲜最大的岛屿深迷岛的阵地来拍摄海上运输的场景
设置过程中
二十多架敌机从上空飞过
猛烈的轰炸着运输队
为了记录好这些场景
薛博清抱着摄影机对准敌机
眼看着炸弹就要在身边落下
薛博清跳入海中
可是摄影机不能沾水呀
他便用双手将摄影机举出海面
当时正逢涨潮
随着海水的不断上涨
薛伯清也不停的变换着身体的姿势
最后只能踮起脚尖来支撑
直到空袭结束后
他才撤回到岛上
薛博清后来在采访时说
摄影机就是我们电影人的武器
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它
确保机器始终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奔走在前线
遇到敌机突袭就像家常便饭
但是为了记录下最真实的战场
摄制组依旧不断的深入战地
无数次的与死亡擦肩而过
在一九五二年十月的一次拍摄中
拍摄成员之一的高庆生就因此失去了生命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正进入到第三阶段
我军采取反攻
为了记录战场上志愿军英勇反抗的身影
八一厂派出了黄宝善
高庆生等人组成的摄制组拍摄纪录片
慰问最可爱的人
十七日上午
摄制组一行随着慰问团到达了朝鲜的平安南道城川郡十田里
这里呀
就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生教牺牲的地方
当大家忙完一天
准备休息的时候
突然间
爆炸声接连响起
摄制组的黄宝善冲了出去
拿起摄影机就往回跑
那可是摄制组仅有的两台摄影机
是组里的宝贝
平时坐车都怕颠坏了
都是抱在怀里边
高庆生紧接着也冲上前
接过黄宝善手里的摄影机
这时
敌机投下两枚炸弹
随着一声巨响
黄宝善的耳膜穿孔
顿时失去听觉
轰炸结束后
却唯独不见高庆生
大家分头寻找
看到的是牺牲的高庆生和他身下那台完好无损的摄影机
凭着这样的精神
八一场摄制组完成了所有战时纪录片的拍摄
彭德怀司令员在看过八一场的纪录片后评价说
抗美援朝战争正面战场所取得的胜利
一半功劳归功于后勤战线的指战员们
八一厂摄制组不顾危险
奔走在战争前线
用胶片记录最真实的历史
给后世留下了宝贵资料
在战争中
值得被铭记的有战士
也有他们这群没有武器的兵